2008年10月19日

洛磯山散記

洛磯山在加拿大境內共有五個國家公園,一般旅遊僅以班夫(Banff)、露薏絲湖(Lake Louise)和傑士柏(Jasper)三地為主,有些旅行團只去其中一二而已,範圍不出班夫和傑士柏兩個園區,其餘廣大山林包括另外三個公園則屬人跡稀少的原始地帶,或許鮮為人知的勝景更多,遇見野生動物的機率也更高,惟若不是時間充裕又熟悉野外生活,一般人較少涉獵其中。我們的探訪目標也是以上述三地及其附近景點為主,其間往返盡量不走重覆路線,路不同景觀也不同,有縱貫整個山域,從南到北朝發夕至的高速公路;也有可供慢慢遊蕩的小路,後者遠離人羣僻靜通幽,可以完全放鬆心情,觀察野生動物的機會也多一點。

多數人會先到南邊的班夫,部分則以北端的傑士柏為首站,我們取居中偏南的露薏絲湖作為入山的第一個落腳處。從溫哥華上1號高速公路往東可直達露薏絲湖及班夫,妻顧念我開車無人換手,選在坎普路斯(Kamloops)休息一晚。翌日啟程未幾即一路上坡,沿途風景盡是山連山,峰疊峰,未入山門便已見其雄偉,車子隨著路的起伏忽上忽下,峭壁峻嶺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夾道而立的筆直山壁仰之彌高,逼人的態勢有如泰山壓頂,為名山之旅營造了幾許震撼的氣氛,過了高登(Golden)以後,才算正式進入洛磯山。


湖光山色

露薏絲湖在三地之中是最沒有市街的,旅館區的中心點只是一個尋常的十字路口,沒有熱鬧的市招,也沒有熙攘的人羣,地圖上的位置很清楚,到了現場卻懷疑自己的眼睛,不信大名鼎鼎的勝地只是如此而已,於是車子繼續往前開,繞了半天方知就是如此。

有人說中國式的風景等於山加上廟,那麼,洛磯山的景點就等於湖加上山,極少例外。在洛磯山每天的大事就是按圖索驥去找不同的湖,旅遊資料說每個湖都有其獨特景觀,的確如此,連水的顏色也不一樣,早晚日照不同,山貌亦隨之改變。


露薏絲湖在群湖中被公認首屈一指,格局開闊,明朗而恬靜有如大家閨秀,面湖的城堡飯店(Chateau Lake Louise)建於1886年,是湖邊唯一的地標建築,在裡面用餐、飲下午茶都有最佳的觀景座位。我們繞過飯店,沿著湖畔小徑步行,湖山景色秀麗,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日光果真山景水色都不一樣各有千秋,這條環湖步道很美,但旅行團無暇光臨,只有悠閒的遊人散落其間,很多時候前後無人,得以盡情享受清幽。漫步約五十分鐘到達湖的彼端,回頭看縮小後的城堡飯店又是一景。附近山崖上有幾人在攀岩,用望遠鏡才看得清楚,他們腳下全是虛空峭壁,令人觸目驚心。我們折返時颳起風,下急雨,氣溫遽降,典型的深山氣候,還好手上有傘,只擔心攀岩人如何應付。


我們去夢蓮湖(Moraine Lake)的時候天色不佳,雲霧迷濛,步道旁到處都是熊出沒的警示,更添神秘氣氛,外加一點恐怖;好不容易等到三個遊客,有他們壯膽走了一段,景觀越發冷清,山氣寒凍,趕快收兵進入一家café shop,這時一杯熱咖啡加上兩片蛋糕,真是美極了。


群山經過冰河億萬年的切割,山壁斑駁,割痕處處,益增壯烈的氣勢。有了奇巖峻壁,怪石嶙峋,再隨便配上一個湖,瑰麗景觀便渾然天成。冰河確實神奇壯觀,惟其溶退現象令人憂心,有名的烏鴉爪冰河三爪現在只剩兩爪,終有一日會溶到無甚可觀,到那時候可能海水已開始淹進紐約、上海,新能源、新冷媒若不及時開發問市,溫室效應的災難恐將超出人類的想像之外。


第三天,我們由露易絲湖往南仍走1號路,中午以前就到了班夫,這兒是遊洛磯山必到之處,盛名超過其他兩地,人造的觀光景點也多,花園、瀑布、商店街、展覽館和紀念品樣樣俱全。地標旅館班夫溫泉飯店(Banff Springs Hotel)有宏偉的古堡式建築群,棟棟相連其間有圓環、中庭和露台,可供取景的角度無限多,每個人都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


旅遊資料說弓河(Bow River)有景色優美的河畔步道可直通瀑布,我將車停在遠處,特意留一段路來個情調浪漫的河邊散步,下車走了很久卻沒看到別的遊人,一條樹蔭下的泥路僻靜有餘美景則無,而且地上馬糞愈來愈多,兩道轍印深陷泥中,原來是條舊馬車路,步行幾十分鐘也不見瀑布,只聞滴答的馬蹄聲伴隨著一位俊秀的女騎士迎面而來,想到待會還得再走原路返回停車處,益發羨慕有馬可騎的瀟灑,這段弓河之旅讓我學到旅遊資料上順帶提一下的地方不要去。


野生動物

從班夫往北到傑士柏,又會經過露薏絲湖,這回改走平行的1A公路,這條老路只有雙線,彎道特別多,兩側望不透的密林裡充滿著原始的神秘感,大家都打開車窗慢速行駛,車裡的人個個探頭探腦東張西望。瞧見前方停了一堆車子便知有狀況,那可不是車禍,多半是路旁有鹿,或是高山羊,都市動物正與野生動物相看兩不厭呢!上了山,鹿變成好幾種,可不是Deer一字就能交代完畢的,有Moose(北美麋鹿)、Elk(美洲赤鹿)、Mule Deer(黑尾鹿)等,當然,還有熊也沒帶地圖,自會誤闖公路禁區,不過我們與熊只幸會了一次,那時節已有眾人各在自己車內圍觀,一部警車在路當中閃著黃藍燈,此一場景表示好戲正在上演。我們後生晚到,熊爺已受驚動,眼看它圓滾滾的身軀起伏幾下,便往遠處撤走,這時一輛礙眼的車子剛好擋住視線,結束了這場演出,時間是上午11點多,妻說熊不都是清晨、傍晚才出來的嗎?我說不巧得很,這熊除了沒帶地圖以外也沒戴手錶。

說也奇怪,沒事看不到警察,大家一下車看野生動物,警車隨後就到,警伯大聲喝著:「你們瘋啦?在這裡逗留,趕快上車!」但從來沒一個人理他,大夥兒依然在原地留戀不去,只是野生動物都被他鬼叫鬼叫給嚇跑了,實在是掃興之至。不過警告是確有必要的,因為即使是體型臃腫的熊也能跑到人的兩倍快,如果它真要追人,那人是跑不掉的,所以安全須知上一再說,看到熊豹類猛獸千萬不可掉頭就跑,只能另謀脫身之計。


公 路

由於高山常年積雪,坡陡路滑,這兒對公路的講究隨處可見,上坡路段多闢一條慢車道,供載重或馬力不足的車輛使用;險降坡除有號誌警告外,急降的陡坡則加設止衝道以供煞不住車時岔到路旁的斜坡上,那坡通常是接近60度的大仰角而且是亂石路面藉以增大阻力,朋友說除非萬不得已不要輕易使用止衝道,因為衝上去的車子常常當場爆胎動彈不得。除此之外,上、下坡前還不時有加寬的陸肩供車輛加掛雪鍊或試踩煞車測驗車況。個人觀察公路品質以傑士柏為最好,班夫次之,露薏絲湖或因遊客較少留宿影響公共營收而忝為末位,但也還算不錯,只是部分路面已欠平整有待翻修而已。

加拿大人為維護天然環境所投注的心力無微不至,他們會在高速公路特別為野生動物構築一條過道,免得它們到不了馬路的另一邊,那過道上是雜草路面,沒有馬路銜接兩端不是給人走的。雖然如此,過去10年間仍有158隻熊死於公路上。


從露薏絲湖到傑士柏的230公里路稍嫌單調了點兒,卻也有兩件大事,其一是有段著名的冰原大道;其二是後段有一百多公里沒有加油站。洛磯山終年積雪的峰巒有許多冰河,但都只能遠觀而不能狎玩,93號公路上有一大片冰原可以坐車到上面實地感受一下,休息站有巨輪雪車可以購票搭乘,若對自己的車有信心亦可直接開上去,不過萬一拋錨在那兒的話可就是件大費周章的事了,遠眺公路對面大峽谷上白茫茫的冰原浩瀚無比,上頭的大黑點是遊覽雪車,小黑點就是散戶遊客開的車。


還沒去洛磯山以前朋友就告訴我過了某處以後,連續好幾站都會有路牌提示車要加滿油,因為往後就得熬到傑士柏才有加油站了,他上次不以為意結果險些油箱用到乾,教我切莫蹈其覆轍。當我們快到冰原大站「霎時刻妾忘(Saskatchewan)」時,看到過一次這樣的告示牌,當時檢視油錶還有半缸多心想下站再加滿可以更耐久一點,孰料過此一步再也看不到告示牌,愈往下走地愈荒涼,起初還偶見獨立木屋,最後不毛雪地連個棚子都沒有何況是加油站,這時要追究其他的告示牌在那裡已不合時宜,只好硬著頭皮往前開,踩油門格外謹慎生怕浪費一絲一毫,雙眼更是全神貫注,此時已容不下任何走錯路的失誤,路旁有高山羊頻頻出現我們亦無心搭理,那段漫長的路不像是旅遊而像在贖罪,感謝上蒼庇佑,總算讓我們撐到了傑士柏。有些坑洞別人明明都告訴你了,到時候還是不由自主地掉進去,人生就是這樣。


優雅山莊

傑士柏的市街頗具歐洲風味,建築的外觀與配色比較古典,旅舘都很小,我們住的那家小店可以僅容旋馬來描述其室內空間,床櫃間距離只夠一人行走,兩人照面需以錯車方式才能通過,床上備有大靠枕,也只有床可以坐,七月天本來就熱,小房間不通風又沒空調,看了半天有一架老電扇擺在衣櫃頂上,為什麼放那麼高?因為櫃頂以下已無空間可安置它。旅店如此規模,收費卻不便宜,後來發現與市區隔著愛撒芭絲卡(Athabasca)河有一個傑士柏園莊(Jasper Park Lodge),佔地相當遼闊,是一處高爾夫球場,類似台灣大溪的鴻禧別舘和楊梅的揚昇鄉村俱樂部,園莊內有費爾蒙(The Fairmont)國際連鎖的高級旅舘、精品店和各式餐廳,只見一桌桌衣著典雅的紳士淑女在落地窗內品酒用餐,想不到在2,800公尺的高山上,居然有此文明聚落,當下要張名片,由它的網站得知也有B&B(附早餐的床位)的促銷,可恨的是竟與我們住的那家小店一樣價錢,還多了一份想必精緻的全套早餐,高消費的場所也有平價特惠,想是高爾夫球賽空檔住房率超低之故,以後旅行不妨先搜尋一下當地名牌旅舘的促銷專案,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會乾的湖

傑士柏附近也有幾個湖,或許是看多了,不像剛來時那般新奇,但巫術湖(Medicine Lake)還是比較特別的一個,聽說冬天乾季時湖水會退盡見底,到了春夏水面又回升如故,有人推測湖底與某地下水脈相通,又有神話說是巫師作法因得其名。此湖巫的地方還不止這樣,它的水色善變也巫得很,隨著季節、時辰、天候而千變萬化,據說與湖邊大山的映照有關係,那座山的形狀奇特,巨大的岩面草木稀少,對光線多樣而細膩的反射剛好投向湖面。我們因緣際會上午去了一趟,因為懷疑漏掉一處景點傍晚又再走過一次,驚訝地發現山貌水色真的是朝夕不同,而且差別甚大,氣氛也迥異,中午以前山白水藍,景象清晰一覽無遺,是明朗而富有朝氣的;黃昏時分山水同呈金黃紅三色而漸趨矇矓,四下靜謐無聲,嫵媚中帶著幾分詭異。

歸 途

離開傑士柏,對加國境內洛磯山已開發地區的巡禮算是告一段落,回程由16號公路再轉5號、1號線,這條路徑起伏比較平緩,經過大片原野,市集不多,偶有幾間房舍、旅舘矗立路旁,頗有早年美國西部的況味。

洛磯山有發掘不完的天然寶藏,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發現,冬天去過的人說高山冰封雪厚的景況又是另一個世界,玩法也不一樣,雖然去一趟的路程不短,我們還是期待有機會再度登臨尋幽訪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