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9日

楓紅的季節

秋天對加拿大來說有特別的意義,代表國徽的楓葉從十月開始變顏色,由綠轉黃,由黃轉紅,其間還夾雜著橘紅、栗紅、酒紅、棗紅等層次變化,偶或紅黃綠同時出現在一株上,繽紛的色彩映著秋陽隨風飛舞,樹枒間金光閃爍,連照相機都無法盡收其美。開車時轉個彎一整排泛紅的路樹悄然相迎,多樣的紅層疊展現,紅得典雅,紅得令人陶醉,像在訴說她們絢麗的夢。

台灣奧萬大的賞楓每年在人潮與交通管制之下成為遙不可及的奢求,也讓人們對楓紅情有獨鍾,不過滿山遍野通紅的勝景至今也只能想像而已,去過的人如果時令不對亦未必躬逢其盛。其實除了楓以外,其他樹葉也有顏色變化,淺桃紅、丁香淡紫紅、橘橙色等各式各樣,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明暗有致儀態萬千;有的針葉喬木起初呈現鮮黃綠色,從而整株全黃;有的渾身上下全是寒冷的灰綠,感覺上她們的變化較為含蓄,不若楓紅的耀眼與浪漫。

我們住的地方居高臨下,每日清晨只等著發現窗外又有幾棵樹添了新裝,純一色的杏黃,滿身的燦紅,個個像貴婦般展現著她們的高雅與豔麗,給早起的朋友一個美的驚喜。

鲑魚(salmon)回游是這個季節的另一件大事,去年好友夫婦兩人特地開了三個小時的車,帶我們看威化溪(Weaver Creek)鲑魚產卵水道的回游實況,十月底成魚從太平洋回游,循著漫長的小溪逆流而上,回游路線經過大溫的很多地區,其實在我們家附近就看得到,不過先前毫無所悉,還是很感激好友分享的盛情。

今年在木橋上俯看溪中鲑魚力爭上游,待產的成魚都有半公尺長,有的地方水淺,魚腹鰭實已觸底,溪底或是頑石,或是泥濘,鲑魚都不顧一切奮力向前,魚身扭動勉強蛇行,豎起的魚背罕見地完全露出水面;再往前遇到瀑布斷層又得施展鯉躍龍門那一招才翻得上去,而且通常要挫敗很多次,在寒凍的溪水中大量消耗體力,許多魚因此不支當場死在途中,情景十分堪憐,幸運過關的鲑魚無不傷痕累累,魚身紅斑處處,它們拼了命掙扎到上游,完成產卵的天然任務後不久隨即死亡,結局悲壯,過程慘烈。翌年春天來臨時,無數的小生命孵化誕生了,輕盈地順流而下,游向大海。

秋天除了有樹和魚可看,還有人與鬼,西洋萬聖節人人扮鬼,孩子們興高采烈沿街索取糖果吃,聰明的以商場(Mall)為目標,那裡的店家密集又大方,得來全不費工夫。今年有一個比鬼還可怕的消息,居然有人拿有毒的糖果給兒童,溫哥華東區有個女孩在吃糖十二小時後死亡。

小時候怕黑,常纏著父親問有沒有鬼,父親的回答很中肯,說他也不知道有沒有,但活了幾十年從未見過,我想我才幾歲當然更不會遇上,於是在父親的回答後安心地入睡了,現在我已超過父親當年的歲數,才知道有些人比鬼還可怕。

報紙呼籲讀者注意從現在開始到十二月是熊出沒的旺季,為了冬藏必先秋收,熊也得四處覓食以充實倉儲,最好的去處當然莫過於住宅的後院了,熊兒並不挑剔,那裡沒有人食也有鳥食,沒有鳥食起碼也有垃圾桶可供耙梳揀選。有位讀者投書願與大家分享防堵熊的經驗,她說最恨熊把他們家當作24小時營業的速食餐館,不分晝夜想來就來。

室外透涼的空氣分外清新,圓圓的山頭上初降薄雪,像是灑了糖粉的糕點;美國境內的貝克山(Mount Baker)遙遙在望,峰頂積雪終年不化,此刻有如淋了一層奶霜。今年的冬天似乎來得早些,偏僻的路邊已見不知那裡鏟來的雪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