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5日

難忘的愛

愛,不是口號和命令句,而是一篇又一篇寫不盡的美好與樂趣
愛,不一定要有血緣關係,也可以由偶然相遇的驚艷開始

Vancouver這個名字,悄悄地像夢一般飄進我們的人生,邂逅中又旋風式回到遙不可及的關係
從完全不信命運到無法否認它的存在,這個過程就叫做人生


在台灣,我們生於斯,長於斯,不可能沒有深厚的感情,只能說,那是不一樣的愛。

2011年1月10日


在溫哥華東北方的幫襯湖(Buntzen Lake)一景,中文湖名係筆者自譯。

2008年10月19日

豹蹤又現

大衛帶著四歲的兒子,揹著兩歲的女兒,下午和朋友約翰一同走進位於大溫哥華近郊的一處公園徒步漫遊。

四人正循著林間步道前進的時候,約翰突然小聲地對大衛說:「嘿!你看有隻大猫在你後面哩!」,待他回頭一瞥可是頭皮發麻驚駭不已,一隻美洲豹(cougar)就在他們身後不遠處,可能尾隨幾人有好一段時間了,兩隻豹眼正打量著獵物蓄勢待發,雙方就這麼對峙著,這時想逃已經太遲,世上沒有一種動物跑得過豹子,何況彼此的距離那麼近。


兩個男人別無選擇只有馬上併肩作戰,當下用盡力氣朝那獸大叫,先嚇阻其攻擊企圖,一邊掄起手上的木杖作勢要劈豹頭,希望以局部優勢逼退那悍物。在發動文攻武嚇的同時,大衛叫約翰趕快帶他的兩個孩子過橋到壕溝的另一邊去,他自己則留下來分散大猫的注意力,準備牽制強敵好讓兩個幼兒有機會脫離險境。


豹是何等精明的動物,它立刻選擇那大小三人作為目標並隨即跟了上去,而且愈盯愈緊,看起來只要縱身一躍就可以咬到約翰的腿了,千鈞一髮的局面緊張得令人窒息。


大衛意識到再不拼一下可能永遠都來不及了,家破人亡的危機迫在眉睫,於是顧不得自身的安危從樹後衝出,揮舞長棒一路大吼,烏啦哇啦哌…,這回是豹嚇到了,所謂人不要命鬼都怕,略事沉吟後,它決定不與此瘋漢糾纏,橫邁兩步讓出小徑,剎那間隱入叢林。


大衛事後說當時他的勇氣全來自身為一個父親的本能。

故事摘譯自溫哥華高貴林地方報

急診室關門

上星期六東區的一家醫院Eagle Ridge Hospital因為缺少護士,實在無法再收病患,竟然史無前例地宣布關閉急診室。

前一陣子的護士抗爭表面上已經結束,實際問題卻才開始延燒,就像最近天乾物燥在北美各地引起的森林大火一樣難以收拾,所有的措施都來不及救。


這裡的人週末度假玩得盡興,暢飲狂歡通宵達旦,開起車來更是視死如歸,最後一個節目是英雄們湧入醫院,可這回卻吃了閉門羹。


從週六下午四點到週一的中午,ER醫院一共拒收病患168人,很多華人喜歡一六八這個數字一路發,此地的168人大概也發了,不過可能是傷口猛發炎,或是進不了醫院急得發了瘋。


雖然如此,街上的駕駛人只要路權歸己,車照樣開得飛快,似乎腦子裡沒有「意外」這一層顧慮,所以一旦有人閃失發生車禍,十之八九狀況都很慘烈。


我們剛從台北來的時候,每過一個路口都要左顧右盼一番,生怕後半輩子的幸福葬送在巷口程咬金的身上。其實他們的路口號誌都做得很徹底,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必有一方設置停車號誌,再不然就是3 way或4 way的牌子先到先行,我曾經存心找碴想抓出一個例外,但好像沒有,不過直到現在如果右邊巷子突然冒出一輛車子還是會讓我心悸一下,小腳也跟著縮一下,還好這個動作別人看不見。


Mall裡面照樣人來人往,悠閒逛街喝咖啡,每個人都像健康寶寶,看不出來有人耽心醫療的問題,這就是溫哥華。

熊現身

暑假快過完了,黑莓(blackberry)正要進入成熟季節,人們度假行將結束,有些生物的活動才剛剛開始。

有人拍到一張照片,只見一隻黑熊站在他家客廳的落地玻璃門外,憨憨地往屋裡望著,渾然不知已被人拍了一個正面大特寫,照片十分清楚,登在本地報紙的頭版上,報紙給的標題是「Guess Who?」。 (資料來源:溫哥華高貴林地方報)


這熊的個頭不算挺大,但也不是小熊,它愣愣的模樣卻和玩具熊寶寶一樣地可愛,右掌還扶在身旁的小木架頂上,似乎正好整以暇地察看屋內有什麼東西,它可能覺得很納悶,人這種動物怪得很,把個地方弄得那麼齊整,可就沒半點能吃的東西,報上說它盤桓一陣毫無所獲之後,悄悄地離開了。


另一位太太獵取到一隻黑熊在她家後院翻箱倒櫃的鏡頭,刊在報紙的內頁,那熊是星期六早上八點出現在她家,先四處巡嗅一番,然後像稚童一樣好奇地將鼻頭和兩隻熊掌貼在玻璃門上往裡瞧,她先生叫她過去說:「You have to see this.」可不是嗎?熊來了耶!比動物園真實多了,可惜他們也沒什麼招待,熊只好無功而退。


熊酷愛鳥飼料,隨處遺棄鳥食就有可能引來熊隻,餵鳥其實有其潛在的危險,據保育人員說,溫哥華除了down-town以外,任何地方都可能有熊出沒:「It’s not a matter of them coming here, they’ve always been here.」,因此你家後院不是專屬於你們的,極可能熊才是這裡的老東家呢!我們以前在馬路邊、住宅區看到警告有熊的牌子直覺不可思議,認為未免有點誇張,野生動物怎麼可能跑到滿是柏油路面的地方來呢?至於猛獸級的熊更是無法想像,現有照片為證,以後人少樹多的地方還得小心點兒哪!


聽說黑熊(Black Bear)性情比較溫和,灰熊(Grizzly Bear)就不一樣了,朋友有一次遇熊,加拿大人忙問是什麼顏色的,他說是灰棕色,那人聞言立刻二話不說,轉身開櫃取槍,據說灰熊的攻擊性強,絲毫大意不得。灰熊從照片上看應該是偏棕色的,為什麼稱為灰熊?有待專家來說原委。


這裡的保育觀念很強,武裝人員不會輕易為人除熊,他們會先來檢討你是不是在院子裡擺了不該擺的食物,有沒有因為防衛過當而傷了熊?將人類的自律美德發揮得淋漓盡致,然後才考慮有無必要加裝一道門,總之,說來說去罪不及熊,難怪這裡上至飛禽,下至走獸全都不怕人,一位來自台灣的太太說,她女兒在史坦利公園(Stanley Park)草地上吃熱狗,一隻海鷗俯衝下來就把她的熱狗攫走了,她女兒傻在那裡許久說不出話來。


在保育多年之後,加人忽然發現熊已繁殖太多,省政府有意開放獵熊的禁令,一些獵戶開始游走山林提前動手,保育人士則尾隨其後拍照舉發,在報端大聲疾呼殺生之不當。


熊在加拿大比在別的地方多了一些生存的空間,看起來好像也可愛一點。

雨傘節

雨是溫哥華的特色之一,尤以冬季為著,經過長期的觀察,即使盛夏期間,這兒的晴天也很少持續兩個禮拜以上,通常晴不過一週就會下點雨,遂有多雨之名。
來溫哥華遊覽的人有時會乘興而來,敗興而返。飛機降落時是大晴天,步出機場卻下起雨來,一路綿綿密密地下到回去的時候,在往機場的路上,又見陽光普照。

近日每天早晨起霧,朦朧一片濃得化不開。印象中台北的霧是在少年時,冬天比較多,一早騎車上學,喜歡在霧中穿梭的感覺,彷彿整個世界都是神秘有趣的,說不定你所期待的人會忽然在霧裡出現呢!曾幾何時,不知道是人口太多還是什麼緣故,台北市區不再有霧,大家把彼此的面目看得一清二楚,趣味也消失了。


霧散即晴,不散則雨,這裡的雨常與霧相重疊,煙雨濛濛,靜宓的街景,多有意境啊!細雨到了寒冬變成雪花徐徐而降,飄絮灑鹽差可擬,就更有意思了。


話雖如此,這裡的陽光可是很強烈的,我們的房間朝東,夏天日出很早,不要說太陽曬到屁股,簡直是刺得你張不開眼,我有好一段時間只要閉上眼睛就看見一個小太陽,這情況直到花錢做了百分百不透光的雙層窗帘後才得以改善。洋人只要是晴天都會向你表現他們的興奮,那陣子我們被曬得頭昏腦脹,有時不解風情地回以我們喜歡下雨,只見對方目瞪口呆像是遇見了什麼怪物。


傘在這兒不是必備器具,因為很少滂沱大雨,而且氣候乾燥,即使淋濕了也不要緊,一會兒就乾了,所以北美的人都不興打傘。我們有一次在台北為雨所困,解套的辦法就是買把傘,走廊賣傘小販講得口沫橫飛:傘骨密實再大的風也吹不翻,不沾水傘布抖一抖雨珠全落,省了傘套的麻煩,但這傘不便宜,因為好用又堅固。既然這麼好的傘當然也帶來溫哥華了,放在車座邊以備不時之需,此後每逢下雨都優雅地開傘下車,看看周圍狼狽的落湯雞,頗有一份尊貴之感,進門前抖抖水也果然俐落。在Mall裡面走過兩條街以後,覺得怪怪這傘怎麼那麼重啊?原來是傘骨太密枝枝鐵造,拿久了自然四兩變千斤,看路上行人都雙手空空步履輕快,只有我像提著豬八戒的大鐵耙在逛街。


節日多是此地的另一特色,加拿大各省的公眾假期並不完全相同,BC省八月第一個週一是BC Day,下半年每個月都有假可放。此外,九月開學了,第二週的禮拜一某些小學的老師們要參加開學會議,學生依例放假一天,羨煞其他地方的小朋友。


代客買賣美國股票的經紀商每逢美國或加國假期都停止交易,投資人在美國開盤而加國放假的節骨眼裡坐失進出良機也只能乾著急,難怪金融市場無法跟上美國。很多展覽館與藝術中心星期一都不開放,有的要到星期二中午才開門。倒是日用消費市場的營業時間長,一週七日天天朝九晚九,Save on Food更是從早上八點開到晚上十點,你想晚上九點鐘以後誰會去買東西呢?到停車場一看卻是車水馬龍,直到打烊前幾分鐘還有許多忙了一整天的上班族在趕著購物。


西方國家很多放假的節日是訂在某月的第幾個星期一,省得政府每年為湊合連續假期要找理由挪動節日,又要向工商業主解釋半天,這點確實高明。不方便的地方是,如果想查一下那一年的什麼節日是幾月幾號,如果沒有萬年曆在手邊,可要大費周章了。

洛磯山散記

洛磯山在加拿大境內共有五個國家公園,一般旅遊僅以班夫(Banff)、露薏絲湖(Lake Louise)和傑士柏(Jasper)三地為主,有些旅行團只去其中一二而已,範圍不出班夫和傑士柏兩個園區,其餘廣大山林包括另外三個公園則屬人跡稀少的原始地帶,或許鮮為人知的勝景更多,遇見野生動物的機率也更高,惟若不是時間充裕又熟悉野外生活,一般人較少涉獵其中。我們的探訪目標也是以上述三地及其附近景點為主,其間往返盡量不走重覆路線,路不同景觀也不同,有縱貫整個山域,從南到北朝發夕至的高速公路;也有可供慢慢遊蕩的小路,後者遠離人羣僻靜通幽,可以完全放鬆心情,觀察野生動物的機會也多一點。

多數人會先到南邊的班夫,部分則以北端的傑士柏為首站,我們取居中偏南的露薏絲湖作為入山的第一個落腳處。從溫哥華上1號高速公路往東可直達露薏絲湖及班夫,妻顧念我開車無人換手,選在坎普路斯(Kamloops)休息一晚。翌日啟程未幾即一路上坡,沿途風景盡是山連山,峰疊峰,未入山門便已見其雄偉,車子隨著路的起伏忽上忽下,峭壁峻嶺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夾道而立的筆直山壁仰之彌高,逼人的態勢有如泰山壓頂,為名山之旅營造了幾許震撼的氣氛,過了高登(Golden)以後,才算正式進入洛磯山。


湖光山色

露薏絲湖在三地之中是最沒有市街的,旅館區的中心點只是一個尋常的十字路口,沒有熱鬧的市招,也沒有熙攘的人羣,地圖上的位置很清楚,到了現場卻懷疑自己的眼睛,不信大名鼎鼎的勝地只是如此而已,於是車子繼續往前開,繞了半天方知就是如此。

有人說中國式的風景等於山加上廟,那麼,洛磯山的景點就等於湖加上山,極少例外。在洛磯山每天的大事就是按圖索驥去找不同的湖,旅遊資料說每個湖都有其獨特景觀,的確如此,連水的顏色也不一樣,早晚日照不同,山貌亦隨之改變。


露薏絲湖在群湖中被公認首屈一指,格局開闊,明朗而恬靜有如大家閨秀,面湖的城堡飯店(Chateau Lake Louise)建於1886年,是湖邊唯一的地標建築,在裡面用餐、飲下午茶都有最佳的觀景座位。我們繞過飯店,沿著湖畔小徑步行,湖山景色秀麗,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日光果真山景水色都不一樣各有千秋,這條環湖步道很美,但旅行團無暇光臨,只有悠閒的遊人散落其間,很多時候前後無人,得以盡情享受清幽。漫步約五十分鐘到達湖的彼端,回頭看縮小後的城堡飯店又是一景。附近山崖上有幾人在攀岩,用望遠鏡才看得清楚,他們腳下全是虛空峭壁,令人觸目驚心。我們折返時颳起風,下急雨,氣溫遽降,典型的深山氣候,還好手上有傘,只擔心攀岩人如何應付。


我們去夢蓮湖(Moraine Lake)的時候天色不佳,雲霧迷濛,步道旁到處都是熊出沒的警示,更添神秘氣氛,外加一點恐怖;好不容易等到三個遊客,有他們壯膽走了一段,景觀越發冷清,山氣寒凍,趕快收兵進入一家café shop,這時一杯熱咖啡加上兩片蛋糕,真是美極了。


群山經過冰河億萬年的切割,山壁斑駁,割痕處處,益增壯烈的氣勢。有了奇巖峻壁,怪石嶙峋,再隨便配上一個湖,瑰麗景觀便渾然天成。冰河確實神奇壯觀,惟其溶退現象令人憂心,有名的烏鴉爪冰河三爪現在只剩兩爪,終有一日會溶到無甚可觀,到那時候可能海水已開始淹進紐約、上海,新能源、新冷媒若不及時開發問市,溫室效應的災難恐將超出人類的想像之外。


第三天,我們由露易絲湖往南仍走1號路,中午以前就到了班夫,這兒是遊洛磯山必到之處,盛名超過其他兩地,人造的觀光景點也多,花園、瀑布、商店街、展覽館和紀念品樣樣俱全。地標旅館班夫溫泉飯店(Banff Springs Hotel)有宏偉的古堡式建築群,棟棟相連其間有圓環、中庭和露台,可供取景的角度無限多,每個人都可以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


旅遊資料說弓河(Bow River)有景色優美的河畔步道可直通瀑布,我將車停在遠處,特意留一段路來個情調浪漫的河邊散步,下車走了很久卻沒看到別的遊人,一條樹蔭下的泥路僻靜有餘美景則無,而且地上馬糞愈來愈多,兩道轍印深陷泥中,原來是條舊馬車路,步行幾十分鐘也不見瀑布,只聞滴答的馬蹄聲伴隨著一位俊秀的女騎士迎面而來,想到待會還得再走原路返回停車處,益發羨慕有馬可騎的瀟灑,這段弓河之旅讓我學到旅遊資料上順帶提一下的地方不要去。


野生動物

從班夫往北到傑士柏,又會經過露薏絲湖,這回改走平行的1A公路,這條老路只有雙線,彎道特別多,兩側望不透的密林裡充滿著原始的神秘感,大家都打開車窗慢速行駛,車裡的人個個探頭探腦東張西望。瞧見前方停了一堆車子便知有狀況,那可不是車禍,多半是路旁有鹿,或是高山羊,都市動物正與野生動物相看兩不厭呢!上了山,鹿變成好幾種,可不是Deer一字就能交代完畢的,有Moose(北美麋鹿)、Elk(美洲赤鹿)、Mule Deer(黑尾鹿)等,當然,還有熊也沒帶地圖,自會誤闖公路禁區,不過我們與熊只幸會了一次,那時節已有眾人各在自己車內圍觀,一部警車在路當中閃著黃藍燈,此一場景表示好戲正在上演。我們後生晚到,熊爺已受驚動,眼看它圓滾滾的身軀起伏幾下,便往遠處撤走,這時一輛礙眼的車子剛好擋住視線,結束了這場演出,時間是上午11點多,妻說熊不都是清晨、傍晚才出來的嗎?我說不巧得很,這熊除了沒帶地圖以外也沒戴手錶。

說也奇怪,沒事看不到警察,大家一下車看野生動物,警車隨後就到,警伯大聲喝著:「你們瘋啦?在這裡逗留,趕快上車!」但從來沒一個人理他,大夥兒依然在原地留戀不去,只是野生動物都被他鬼叫鬼叫給嚇跑了,實在是掃興之至。不過警告是確有必要的,因為即使是體型臃腫的熊也能跑到人的兩倍快,如果它真要追人,那人是跑不掉的,所以安全須知上一再說,看到熊豹類猛獸千萬不可掉頭就跑,只能另謀脫身之計。


公 路

由於高山常年積雪,坡陡路滑,這兒對公路的講究隨處可見,上坡路段多闢一條慢車道,供載重或馬力不足的車輛使用;險降坡除有號誌警告外,急降的陡坡則加設止衝道以供煞不住車時岔到路旁的斜坡上,那坡通常是接近60度的大仰角而且是亂石路面藉以增大阻力,朋友說除非萬不得已不要輕易使用止衝道,因為衝上去的車子常常當場爆胎動彈不得。除此之外,上、下坡前還不時有加寬的陸肩供車輛加掛雪鍊或試踩煞車測驗車況。個人觀察公路品質以傑士柏為最好,班夫次之,露薏絲湖或因遊客較少留宿影響公共營收而忝為末位,但也還算不錯,只是部分路面已欠平整有待翻修而已。

加拿大人為維護天然環境所投注的心力無微不至,他們會在高速公路特別為野生動物構築一條過道,免得它們到不了馬路的另一邊,那過道上是雜草路面,沒有馬路銜接兩端不是給人走的。雖然如此,過去10年間仍有158隻熊死於公路上。


從露薏絲湖到傑士柏的230公里路稍嫌單調了點兒,卻也有兩件大事,其一是有段著名的冰原大道;其二是後段有一百多公里沒有加油站。洛磯山終年積雪的峰巒有許多冰河,但都只能遠觀而不能狎玩,93號公路上有一大片冰原可以坐車到上面實地感受一下,休息站有巨輪雪車可以購票搭乘,若對自己的車有信心亦可直接開上去,不過萬一拋錨在那兒的話可就是件大費周章的事了,遠眺公路對面大峽谷上白茫茫的冰原浩瀚無比,上頭的大黑點是遊覽雪車,小黑點就是散戶遊客開的車。


還沒去洛磯山以前朋友就告訴我過了某處以後,連續好幾站都會有路牌提示車要加滿油,因為往後就得熬到傑士柏才有加油站了,他上次不以為意結果險些油箱用到乾,教我切莫蹈其覆轍。當我們快到冰原大站「霎時刻妾忘(Saskatchewan)」時,看到過一次這樣的告示牌,當時檢視油錶還有半缸多心想下站再加滿可以更耐久一點,孰料過此一步再也看不到告示牌,愈往下走地愈荒涼,起初還偶見獨立木屋,最後不毛雪地連個棚子都沒有何況是加油站,這時要追究其他的告示牌在那裡已不合時宜,只好硬著頭皮往前開,踩油門格外謹慎生怕浪費一絲一毫,雙眼更是全神貫注,此時已容不下任何走錯路的失誤,路旁有高山羊頻頻出現我們亦無心搭理,那段漫長的路不像是旅遊而像在贖罪,感謝上蒼庇佑,總算讓我們撐到了傑士柏。有些坑洞別人明明都告訴你了,到時候還是不由自主地掉進去,人生就是這樣。


優雅山莊

傑士柏的市街頗具歐洲風味,建築的外觀與配色比較古典,旅舘都很小,我們住的那家小店可以僅容旋馬來描述其室內空間,床櫃間距離只夠一人行走,兩人照面需以錯車方式才能通過,床上備有大靠枕,也只有床可以坐,七月天本來就熱,小房間不通風又沒空調,看了半天有一架老電扇擺在衣櫃頂上,為什麼放那麼高?因為櫃頂以下已無空間可安置它。旅店如此規模,收費卻不便宜,後來發現與市區隔著愛撒芭絲卡(Athabasca)河有一個傑士柏園莊(Jasper Park Lodge),佔地相當遼闊,是一處高爾夫球場,類似台灣大溪的鴻禧別舘和楊梅的揚昇鄉村俱樂部,園莊內有費爾蒙(The Fairmont)國際連鎖的高級旅舘、精品店和各式餐廳,只見一桌桌衣著典雅的紳士淑女在落地窗內品酒用餐,想不到在2,800公尺的高山上,居然有此文明聚落,當下要張名片,由它的網站得知也有B&B(附早餐的床位)的促銷,可恨的是竟與我們住的那家小店一樣價錢,還多了一份想必精緻的全套早餐,高消費的場所也有平價特惠,想是高爾夫球賽空檔住房率超低之故,以後旅行不妨先搜尋一下當地名牌旅舘的促銷專案,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會乾的湖

傑士柏附近也有幾個湖,或許是看多了,不像剛來時那般新奇,但巫術湖(Medicine Lake)還是比較特別的一個,聽說冬天乾季時湖水會退盡見底,到了春夏水面又回升如故,有人推測湖底與某地下水脈相通,又有神話說是巫師作法因得其名。此湖巫的地方還不止這樣,它的水色善變也巫得很,隨著季節、時辰、天候而千變萬化,據說與湖邊大山的映照有關係,那座山的形狀奇特,巨大的岩面草木稀少,對光線多樣而細膩的反射剛好投向湖面。我們因緣際會上午去了一趟,因為懷疑漏掉一處景點傍晚又再走過一次,驚訝地發現山貌水色真的是朝夕不同,而且差別甚大,氣氛也迥異,中午以前山白水藍,景象清晰一覽無遺,是明朗而富有朝氣的;黃昏時分山水同呈金黃紅三色而漸趨矇矓,四下靜謐無聲,嫵媚中帶著幾分詭異。

歸 途

離開傑士柏,對加國境內洛磯山已開發地區的巡禮算是告一段落,回程由16號公路再轉5號、1號線,這條路徑起伏比較平緩,經過大片原野,市集不多,偶有幾間房舍、旅舘矗立路旁,頗有早年美國西部的況味。

洛磯山有發掘不完的天然寶藏,不同的季節會有不同的發現,冬天去過的人說高山冰封雪厚的景況又是另一個世界,玩法也不一樣,雖然去一趟的路程不短,我們還是期待有機會再度登臨尋幽訪勝。